改革开放40年专题系列报道(六)|我们永远在一起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10-19 阅读次数:0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也是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指示。民族团结是囊谦建设发展的首要前提,只有全面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囊谦县各项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才会长治久安,才会和谐稳定。
【党员中心户的团结之责】
党员生态环保小组
      十月风景如画的囊谦,高山叠嶂,蓝天白云,江河浩荡,草原广阔,牛羊肥壮。在金黄的青稞地里,忙碌了一年的农牧民脸上荡漾着笑容,他们在收获希望,也计算着来年的梦想......。这一切孕育出了幸福和美的活力,汇成了向往美好希望的图景。
      白扎乡东坝村的农田里,党员中心户昂改和格日才丁正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收割农作物,“近期是收割的季节,我们把党员集中起来组成收割小组帮助群众。这么做,一方面为了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是党支部团结群众的主要做法,也体现出了党员的价值”。体型较胖、肤色黝黑、精神充沛的格日才丁说道,“前些年,用收割机收割青稞,群众要掏一天300元的技术服务费,从去年开始我们村就不收这个费用,一切免费为群众服务。”
囊谦县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县文艺活动
      格日才丁说“团结是力量,没有团结就没有力量。我们经常这样教育群众,现在村子里团结一心,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氛围比较好,无偷盗、无酗酒、无打架斗殴的现象。比方说,一个家庭盖房子,整个村的党员和群众都会去帮忙。”
      据白扎乡党委书记才旺尼玛介绍,党员中心户机制是“组织员+信息员+维稳户长+宣传员+生态环保员”五位一体的农牧民党员工作机制,旨在发挥每一名农牧民党员的实际作用,转变以往党员管理模式。从2012年起至今这项机制已经运行了7个年头,总体上效果显著,农牧民党员在引领脱贫、民族团结、精神文明、社会稳定、生态环保等方面作用发挥很好,尤其是党员团结带领群众脱贫方面更为显著。
【牧民才旺桑周眼里的团结之情】
      莫道人间只有沧桑,一路走过,不仅有炫目的风景,还有一路的感激和幸福。
摩托车宣讲队在偏远牧场开展宣讲活动
      在进村看看的提议下,党员中心户格日才丁陪同我们走进村子里,正巧碰上了牧民才旺桑周正在将购买的过冬饲草料从拖拉机上卸下。年轻的才旺桑周一身活力,长年在牧场生活的缘故才旺桑周寡言少语。问他家有几头牛?几只羊?一年有多少收入?......,他一边卸饲草料,一边很腼腆的做了回答。问及他对民族团结的看法时,才旺桑周一语惊人,“团结没有民族之分,不管是什么民族的人只要到我家,我都会给他倒茶喝”。一个文化程度较低、内心纯朴的农牧民能够有如此的高度看待民族团结,不仅让我感到惊讶,更是充满了敬意。才旺桑周突然反问,“藏族有一幅古老的传统民俗画叫《和睦四瑞》你知道吗?这幅画告诉我们的就是和平、团结、平等,只有相互依靠才能摘到果实。”从才旺桑周的言表之中,可以看出他对现在生活的满足,也透露出了他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渴望。
香达镇民族团结宣传月启动大会
      与格日才丁交流得知,东坝村除了两个社,其他村社都在214国道沿线,每天有大量运输车辆途经东帕村,但多年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村民与司机的纠纷,而且村民与一些司机们相处融洽,相互建立了友谊,能够力所能及的相互帮助。格日才丁说,“刚才你们见了那个挖洋芋的汉族了吧,他是四川人,在我们村里当女婿,他种菜的水平好,他就带领大家种菜,村民们也很尊敬他。去年他种的洋芋卖了2万多,挺不错的,听说明年乡政府会扶持他建温棚,到时候群众的好处多的很”。
【小学生马兰与好朋友的团结之梦】
      少年的梦是最真、最纯的,是充满美丽幻想色彩的,这个梦需要彼此的团结互助才能织就更加完美的人生。
小学生环保活动
      听同事介绍县三完校有个说藏语很“厉害”的撒拉族小姑娘,于是便赶到三完校寻找这个小姑娘。初次见面,小学生马兰有问有答和不惧陌生人的“大胆”表现,着实让我感到意外。马兰是四年级三班的小学生,籍贯是循化县的撒拉族,父母亲于11年前来到囊谦县经营一家小餐馆,马兰也因此结缘囊谦,并深深地融入了囊谦,与当地的孩子们共同生活学习,成长环境的因素使马兰操有一口流利的藏语,日常与藏族学生交流已不存在任何困难。“做好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相互帮助就是团结。”身为班长的马兰对“民族团结”她有着自己的了解和认为。
藏历新年老年文艺宣讲队表演节目
      课间休息时分,马兰叫来了自己最要好的两位朋友丁增闹仲和才央吉,三人大大方方的一起讲述着彼此之间发生的趣事,最后以一句“我们要做永远的好朋友”道出了她们幼小心灵里的团结之梦,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三人相互携手,跑向心中那座充满温馨和共同梦想的教室。
      三完校校长潘峰是山东籍的汉族,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囊谦,属于“献了青春,献子孙”的一代人,生活行为方式或多或少的融入当地民族习俗,也能讲好藏语,一般的交流没有任何问题。他热情的介绍了校园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我们始终坚持团结治校,因为只有团结才能干事,才能成事。我们始终倡导以校园里的‘小团结’为全县的‘大团结’营造良好氛围,力所能及的为囊谦民族团结事业添砖增瓦。”
【经师索南的团结之心】
      囊谦县因宗教寺院多、僧尼多的因素是典型的宗教大县,长期以来宗教氛围十分和谐融洽,在囊谦宗教人士当中讲团结之话,做团结之事蔚然成风。才久寺在囊谦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曾是囊谦千户的“家寺”,内部的管理机制十分严格。寺院经师索南就是一位十分注重民族团结的爱国僧人,他始终践行和倡导‘民族团结是幸福之本,和谐之源’,始终把讲团结和讲经文紧密相连,每每为僧尼和信教群众讲经之时,他就会讲民族团结。
县委统战部、团县委为全县首个寺院“青年之家”授牌
      经师索南说,“我经常告诫年轻僧人们,由于传统习俗的缘故,群众们十分尊重我们出家人,社会地位比较高。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好宗教的事,还要更多的去引领群众们行善尚善,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尊重团结、奉行团结是和群众一起过上好日子的基础,寺院内部要团结,寺院和信教群众之间要团结,群众内部也要团结,最终我们要把所做的这一切都将融入到各民族大团结当中。”
     “渴望幸福,那就应多做与幸福相关的事。”经师索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他来说做好向上向善的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摆脱贫困,向往美好生活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来说都是十分渴望的事,现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为了给我们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始终维护当前来之不易的成果,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始终要做到‘三个离不开’,各民族要共同呵护好民族团结,培养好团结之花,珍惜幸福生活。”
      10月国庆期间经师索南利用在北京治病的机会,游览了北京城,被首都的繁荣富强所震撼。“真是撼人心魄,祖国太强大了”,一句话道出了经师索南的经历心声。
青年志愿者在敬老院开展民族团结慰问活动
      众志成城,方成其大。在新时代囊谦县正以他开放的胸怀容纳和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梦想,在这片蕴含着无限希望的广袤高原大地之上牵手同进,共展未来。包容、和谐、互望、共进,已然成为新时代囊谦团结发展的新精神。一朵,两朵......,千万朵,民族团结之花朵朵开的艳,你看,囊谦各族儿女正以继往开来、同力协契、和衷共济的新时代新姿态阔步向前。
Baidu
map